24日,前来参加黑龙江省政协会议的政协委员——黑龙江大学校长衣俊卿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:大学生就业难与高校扩招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,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开辟出更多的就业渠道,来转变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现状。
高校扩招增加了社会稳定性
衣俊卿委员认为,现在公众普遍对高校教育存在一种误解,把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归咎于高校不断扩招,这种观念是错误的,二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。
衣俊卿委员说,学校扩大规模是学校发展壮大的一个必然过程。这种扩张并不是盲目的扩张,而是遵循着发展的规律,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自然停止。学校的规模大了,不但不会使学生的教育水平降低,反而可以增加社会的稳定因素。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,大多数的工作岗位都需要科学技术,没有知识背景的人很难获得就业机会。此外,社会人口总体数量是一定的,不扩招将有很多学生上不了大学,只能在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情况下进入社会,而那样的话他们将比现在更加难以就业。如果一个三口之家,父母双双下岗,孩子也在家中待业,那么这个家庭可以说是看不见希望的。类似的家庭增多,就会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。
衣俊卿委员说,要解决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难,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应该开辟有效的就业渠道,为毕业生增加就业机会。同时,大学生也应该放低姿态、转变观念,不要将就业的目标定得太高,应该抱着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进入社会。
教学内容陈旧缘于教育体制
有一些学生对现在大学的教育内容有意见,认为内容比较陈旧,与现实脱钩。衣俊卿表示,这是由我国的社会观念、教育体制造成的。
衣俊卿委员说,大学教学知识内容更新慢这种现象确实存在,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理念仍然存在于大学的教学内容中,这是传统的教育体制造成的。而现在的学生视野开阔,思维活跃,更希望汲取最新的理论知识,喜欢按照自己的兴趣意愿多涉猎本学科以外的知识内容。为了适应学生这类需要,黑龙江大学现在实行学分制制度,减少了大约50%~60%的必修课数量,大量增加选修课的数量,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目。这个做法深受学生欢迎,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学生的潜能,使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。
衣俊卿委员建议,农业、医学等专一学科的高校应该着重发展本学科,将自己的重点学科做大做强,增强在同类院校中的竞争力,要好好分析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,而不是盲目向综合性院校方向发展。